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杨世伏、高洁
秦基伟是新中国首次授衔的中将之一。他13岁加入赤卫队,参加黄麻起义,15岁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将领,他坚毅果敢、英勇善战,治军有方、开拓进取,襟怀坦荡、勤学不辍,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和不朽业绩。
打仗——舍生忘死,敢打必胜
秦基伟戎马一生,向来以敢打硬仗恶仗著称。1932年,他在作战中身负重伤,组织上两次安排他就地养伤,但他“死也不离开红军”,既不要担架抬,也不要牲口驮,以惊人的毅力翻山越岭,追随部队三千里进入四川,由于缺医少药,右小臂都烂掉了半边。长征胜利后,他随部西渡黄河作战,参与组织领导总供给部工作。1937年1月,在高台失守、临泽孤危的情况下,受命担任临泽城防总指挥。当时临泽县城仅有一个警卫连,一个妇女独立团和一些机关干部和勤杂人员,面对的是5个多团、十倍于己的马家军骑兵部队的围攻。在敌我力量悬殊、武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秦基伟临危不乱,认真研究地形,确定防御重点,将警务连两个排部署在城墙几个要点上,并留一个排作机动,自己亲自掌握使用。战斗打响后,他集中部队火力,击敌主力。自己抱着轻机枪打一阵换一个地方,既方便机动指挥,又能迷惑敌人,给敌人造成城内有多挺轻机枪的假象。战斗中,敌人的子弹削伤了他四根手指仍浑然不觉。坚守临泽城三天三夜后,他按照上级部署,带领部队趁雪夜成功突围。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拉开序幕。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眼见徐州守城无望,溃逃至宿县(今宿州)西南的双堆集附近,以周围二十几个小村子为依托构筑集团工事,组织环形防御,企图以密集火力控制住每一寸土地。敌人将这一战术称之为“硬核桃战术”,并扬言“要让共军啃掉牙胀破肚子”。秦基伟指挥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奉命攻打敌第十二兵团防御圈东北角的小张庄。九纵二十七旅在战斗实践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开展“近迫作业”的战术破解“硬核桃战术”。这一战术关键在于缩短敌火力下运动距离,用交通沟抵近敌人,提高我生存能力。秦基伟研究作战方案,检查作战部署,提出作战要求。他提出,交通沟要最大限度地抵近敌人,使突击队能迅速跃入敌人外壕;发挥炮火和炸药威力,集中全旅炮火突击;军事攻坚与政治攻心双管齐下,等等。纵队工兵主任还发明了一种利用废旧汽油桶加TNT炸药的“土飞机”,通过抛射装置投入敌阵,威力颇大。经过充分的战前部署,在“迫近作业”和“土飞机”的突击下,小张庄战斗取得了胜利,创造了对平原野战筑垒之敌攻坚的基本战术经验,并得到广泛推广。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发动“金化攻势”,企图以密集火力攻夺主要由秦基伟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据守的战略要地上甘岭。敌我双方“在小山头打大仗”,在3.7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双方投入兵力超过10万人。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秦基伟指挥第十五军构筑坚固的坑道防御体系,贯彻执行正确的防御指导思想,敢打敢拼,寸土必争,经过43天惨烈战斗,击溃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这一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投入6万多兵力、付出2.5万余人伤亡的代价,仍然寸土未得。在同敌人的殊死战斗中,第十五军也付出巨大牺牲。对此,秦基伟曾饱含深情地对战友们说道:“十五军的人流血不流泪,伤亡再大,也要打下去,为了全局,十五军打光了也在所不惜。”正是凭借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英勇的志愿军赢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将敌人打回到谈判桌前,加速了朝鲜停战谈判的进程,也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治军——关心部属,心系国防
抗美援朝归来,秦基伟先后担任云南军区、昆明军区、成都军区和北京军区的重要领导职务。1953年,他任云南军区副司令,上任之初便定下四项工作目标:一是巩固边境线,对付蒋军残部;二是清匪反霸,协助地方发动群众,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三是架电话线,确保指挥到位;四是建房修桥筑路,从根本上改善住房和交通状况。他组织部队战士成立民族工作队,帮助地方政权开展民族工作,宣传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他爱护边疆群众,派遣部队医疗队看诊送药,治病救人;帮助各民族兴办教育,修路架桥;指导边疆群众发展生产,巩固千里边防。秦基伟还强调爱兵始于基层,他到部队调研,要求一不提前通知,二不要求领导陪同,三不层层听取汇报,直接接触连队战士,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解决实际问题。北京军区守备一师奉命驻守塞外北疆,那里荒无人烟,飞沙走石,气候恶劣。秦基伟多次前往守备一师调研,详细了解掌握部队训练、营房建设和官兵伙食等具体情况。在他的关心下,守备一师在荒土地上建成了遍地花开的解放军新村。
从1959年国庆阅兵后的24年,我军一直未进行阅兵,亟待一场大阅兵鼓舞干劲、凝聚信心。中央任命秦基伟为阅兵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阅兵总指挥,具体负责组织国庆35周年阅兵盛典。接到任务后,秦基伟立即召集有关同志认真拟定阅兵方案,反复斟酌后报中央审定。他主持修建阅兵村,采取集中驻训方式,让受阅官兵同吃同住同训练。这一举措是阅兵史上的首创,极大提升了训练效果。1984年10月1日,大阅兵如期举行,共有40个地面方队、4个空中梯队、15731人参加受阅。这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装备最新、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阅兵,获得了圆满成功。1988年,秦基伟担任新中国第七任国防部长,同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在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中,他从大局出发,加强同亚非欧地区的军事交流合作,并促成了中俄军事技术合作。他重视国防基础教育,先后组织编纂了《公民国防义务手册》,组织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正像他自己所说的:“我活着干,死了算,革命到底的初衷始终没有变。”
学习——毕生进取,勤学不辍
秦基伟十分注重学习,曾说:只有学习才能不断拥有丰富的知识,不断开拓新的意识,不断产生新的思维,学习使人成熟,也能使人年轻。他参军前识字不多,刚参加革命时,上级来电文都需要文书念。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和知识青年的接触中,认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便从学写字开始,边查字典边写日记,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也不曾中断。在行军打仗中,他养成了利用战斗间隙读书看报和记日记的习惯。他说,通过读报,一能掌握战争变化,二能把握工作方针。在淮海战役中,他曾缴获一本《孙子兵法》,便在野战工事里读了三遍,并写了三篇日记记录学习心得,“体会到毛主席和刘伯承司令员是如何运用和发挥孙子军事学的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相结合的”。他的警卫员每次调整时,老警卫员总是把“带好日记本”当作头等大事向新警卫员交代。正因为笔耕不辍地写日记,秦基伟的文字水平和思想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他说写日记既是一个记录的过程,也是一个分析研究和总结的过程。他一共写下了78万字的《秦基伟战争日记》,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还曾抓住两次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机会,恶补军事理论,努力把实践经验向理性认知升华。至此,他完成了由一名军事指挥员向军事家的转变。(杨世伏、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