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黄崖洞兵工厂:“八路军的掌上明珠”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黄崖洞兵工厂:“八路军的掌上明珠”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2-08-24 09:51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太行,从不缺少奇迹;吕梁,从不缺少勇气。抗战时期,这片热土上,诞生了为全民抗战做出巨大贡献、在我军军工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黄崖洞兵工厂。

  抗战初期,我军在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讲堂乡韩庄村创建了太行山区最早的兵工厂——八路军总部韩庄修械所。日军入侵榆社县后,韩庄修械所受到严重威胁。为创建一个长期稳固的军工生产基地,八路军总部决定为修械所“搬家”。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负责为修械所选择新址。左权曾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具有很强的军事战略能力,他深入太行山一带,几经斟酌最终选择了黄崖洞。

  为何选择黄崖洞?从地理位置上看,此处位于太行山脉中部,壁立千仞,从外界进入黄崖洞,只能通过一条狭长的“S”形通道,在通道上设置一道关卡,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选址完成后,黄崖洞兵工厂建设工程正式启动。通往黄崖洞的路途,沟壑纵横、道路崎岖,工人们开山修路、搬石填沟,用马拉、用肩扛、用手抬,艰难地运输一件件生产设备。他们铆足了劲,一边建设兵工厂,一边不忘生产前线急需的武器弹药——没有精密仪器,他们就拿韭菜叶当量具;缺少现代化机床设备,大家就用锉刀制造枪械。

  大山深处机声隆隆,工人们相信,机器在转,八路军就有武器,就能打胜仗。当时,兵工厂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全凭一把土锉刀,太行山上出英豪。夺了边区状元印,《新华日报》天天飘。”这是称赞兵工厂工人们克服种种困难,为前线生产枪械弹药,并鼓励大家争当边区劳动模范。

  黄崖洞兵工厂建成后,左权又筹划如何提升生产效率。缺少生产材料,工人们将缴获的弹壳、钢盔等材料进行生产加工。

  当然,光靠弹壳和钢盔等材料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需要。怎么办?这时候,兵工厂一名干部想到了一举两得的方法:拆下敌人铁路上的铁轨。这样,一是可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二是可以把铁轨作为制造枪械的材料。

  随着兵工厂发展壮大,工人数量扩大到近1000名,能够生产“太行造”步枪、炮弹和掷弹筒等武器。晋冀鲁豫边区“新劳动运动旗手”甄荣典,是兵工厂的一名车工,每次生产竞赛都是第一名,他创造了75秒车削一发炮弹外圆的惊人纪录,被誉为“炮弹大王”。当时,兵工厂最多月产步枪430支、炮弹2000余发,年产武器可装备16个团,被朱德誉为“八路军的掌上明珠”。

  抗战期间,黄崖洞兵工厂累计生产手榴弹58万枚、迫击炮2500门、炮弹26万发、“八一式马步枪”上万支,有力保障了前线部队作战。

  黄崖洞兵工厂的存在,对日军来说是重大威胁。1941年冬,日军集结5000多人兵力,妄图摧毁黄崖洞兵工厂。我军官兵和工人们奋勇杀敌,连连击退敌人的攻击,最终以敌伤亡1000余人、我伤亡160余人的战绩,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

  日军惨败后,于次年夏再次集结精锐部队,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此时,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八路军总部决定将黄崖洞兵工厂化大为小、化整为零,分为3路,继续在太行山地区组织生产。

  黄崖洞兵工厂功勋卓著,也是我军军工事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不仅为前线部队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还培养出了一大批军工领域人才。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技术骨干奔赴全国各地兵工厂,成为我军武器装备研发生产的重要基石。

  随着人民军工事业快速发展,黄崖洞兵工厂也将为历史永远铭记。2018年,黄崖洞兵工厂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名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军工精神,在太行山,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光芒,激励着一代代军工人砥砺奋进、再创辉煌。(王崇嘉、杨静、康伟佳)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