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左手落槌的法官王小莉:做新时代的“追光者”
首页> 党建频道> 综合报道 > 正文

左手落槌的法官王小莉:做新时代的“追光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2-08-12 10:54

  法官通常是用右手敲响法槌、定分止争,而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泰州中院”)民三庭庭长王小莉是用左手落槌。

  从2012年担任法官以来,出生于1982年的王小莉共参与审理2000多件案件,涉及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知识产权等,无一起错案、违纪违法案件以及超审限案件。她用法槌敲出了公平正义,敲出了奋斗者的闪光青春。

  要以法明辨是非曲直,为老百姓断案

  年幼时,一起医疗事故导致王小莉右手残疾。而让父母欣慰的是,王小莉生性开朗乐观,从小就乐于助人、喜欢打抱不平。小时候,影视剧中包青天升堂断案、为百姓解忧的画面深深刻在她的脑海里,也在她的心里埋下一个“法官梦”。高考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被苏州大学法学专业录取。

  2002年五四青年节,大三的王小莉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那天开始,她的理想逐渐清晰起来。“命运也许对我有些不公,这也让我对公平与正义更加渴望。”成为一名法官,让更多老百姓通过法律的裁量感受到公平与正义,是王小莉的初心与使命。

  2006年6月,王小莉参加外省的公务员考试,以笔试和面试第一的成绩进入体检,但因体检不合格,与梦想失之交臂。同年8月,她再次以笔试第一的成绩通过江苏省公务员考试。

  这一次,在江苏省、泰州市两级残联和泰州中院的帮助下,她成为江苏省法院系统正式招录的第一位残疾人公务员。

  法官要从书记员做起,王小莉只能用左手单手打字。无数个清晨与夜晚,泰州中院的楼道里都回响着“哒、哒、哒”的声音,那是王小莉单手敲击键盘练习不辍的声音。

  在同事眼中,王小莉的左手几乎是万能的,写字打字、编辫子、打毛衣……什么都难不倒她。但王小莉心中最渴望的还是用左手落槌,完成一次庭审。

  2012年,王小莉如愿穿上了法袍,用左手敲响了法槌,审理了法官生涯中的第一案。

  “秉公办案是人民法官的铮铮底气”

  很快,一些棘手案件接踵而来。泰州一家外资企业因部分员工不服从调岗安排,以未能通过内部考核为由辞退员工,员工不服劳动仲裁部门的结果和一审法院的判决,提出上诉。

  王小莉深知此案不仅涉及当地知名外资企业,更事关数百名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一旦处理不好,会影响地方营商环境,还会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在与外资企业负责人交流中,王小莉流利的英语让负责人刮目相看。在王小莉有礼有节、依法依规的主持沟通下,这名负责人与员工达成离职补偿协议,历时1年多的涉外企群体性劳动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2016年年底,王小莉调任新组建的少年家事审判庭。一次,一名案件当事人因请托说情无果,竟日夜跟踪王小莉。还有一次,一名被告因不满判决结果竟然对她进行威胁。“说不怕是假的,我尤其担心家人的安危。”那段时间,每天回到家,她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我甚至提不起精神给女儿讲一个完整的睡前故事”。

  让王小莉欣慰的是,对于她的工作,家人给予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如今谈起这些往事,王小莉幽默地说:“当法官后,其中一个收获就是练了练胆量。”

  无惧险阻,一如既往。王小莉希望让当事人从每一起案件的审理中看到,公正司法、秉公办案是人民法官的铮铮底气。

  审判“宝典”是不断地学习、积累

  2018年年底,王小莉调至民三庭,主要负责知识产权和涉外商事案件的审判工作,这个全新领域对她而言是个新挑战。

  “审判工作中接触的每个案例,对我而言,都是学习、升华的过程。”工作之余,王小莉将这些案例的特点和从中总结的经验都记录在笔记本上。如今,她的“宝典”已积攒了厚厚的几本。

  2017年2月,泰州从事光伏领域的企业家范伟(化名)与山东济宁一家公司(以下简称“济宁公司”)合作承接了当地一些光伏电站的设计、建设以及全程技术服务。由于范伟的公司经营困难,后期投资和配套设施无法跟进,光伏电站建设因此停工。

  2021年5月,济宁公司与范伟多次协商无果后,向泰州中院提起诉讼,要求范伟的公司给付合同约定的剩余技术服务费。王小莉负责承办这起案件。

  3月14日晚上9点多,泰州中院王小莉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她疲惫地敲下最后一个按键,长达数十页的判决书初步完成。

  但王小莉的心还是没有放下:“当事人的公司已无力支付多达百万元的赔偿,这样的判决也解决不了问题。济宁公司看似赢了官司,但项目无法推进,实际上双方都输了。”思考再三,王小莉决定再试一试。

  随后3天里,她与双方当事人通过“云平台”进行多轮视频协商,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初步达成由济宁公司接手电站项目、范伟以公司部分资产抵扣技术服务费的和解方案。

  这起历时5年多的纠纷最终得以解决,陷入僵局的“半拉子”光伏电站项目有望起死回生。

  因工作业绩突出,王小莉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法官”“江苏最美法官”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3次。

  王小莉每年经手的案件有200多件。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她的脸上仍总是洋溢着微笑。不少当事人称王小莉为“阳光法官”,她更愿意把自己比作新时代的“追光者”,“看似一次普通的庭审、调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老百姓对人民法院的印象”。

  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在泰州市残联微信公众号上开通“小莉维权热线”,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00多次。

  “不仅要让老百姓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法律的温度。”王小莉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 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