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党建引领,建设温馨家园
首页> 党建频道> 基层党建 > 正文

党建引领,建设温馨家园

来源:人民日报2022-07-18 16:02

  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深刻变化,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不断提升党的城市工作水平显得尤为迫切。

  “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基层工作,到社区、进小区、访居民,对基层党建、基层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活治理,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基础不断夯实,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赋能街道党组织,筑强统揽有力的工作“轴心”

  公司注册、缴税纳税、社保办理……盛夏,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绿东村街道行政服务中心,群众体验到高效便捷的办事服务。“以前,很多事项只能去区里或市里办,现在这里就能‘一条龙’办完。”刚刚办完公司注册手续的宁女士说。

  街道是城市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必须把街道党组织做强。郑州市近年来以党建为引领,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设置党政办、综合执法办、公共服务办等“6办3中心1站”内设机构,下放“综合执法指挥调度权”等6项权力,下沉行政事业编制2157个,让街道有权、有人、有力量,筑强统揽有力的工作“轴心”。

  得益于这样的赋权扩能改革,绿东村街道打通了政务信息服务网络,对区直相关部门的派驻机构也有了指挥调度权。“权责相适,街道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更有底气了。”绿东村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春节说。

  行政服务中心的市民热线响起,一位居民反映小区垃圾桶溢满。值班人员很快在行政服务中心大屏幕上定位小区并联系小区网格员。10分钟后,垃圾桶就被清理干净。

  “我们通过党建网格化和科技赋能,突破了街道‘事多人少、事急人慢’的瓶颈。”据李春节介绍,郑州加强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如今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并通过信息手段实现高效指挥调度,把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围绕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探索创新。北京开展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体制改革,健全“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浙江按照“功能集成、扁平一体”原则,推动街道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四个综合平台建设……街道党组织的职责更明确了,统筹协调功能更强了。

  夯实社区党组织,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设计一个露天电影院,让居民在晚饭后有地方放松心情”“预留一个‘绿植认领区’,老人可以种些花草”……6月10日,在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场围绕中心三楼屋顶花园如何建设的“社区书记茶话会”正在举行,居民代表相聚一堂,品清茶,话家常,提建议。

  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调动居民积极性,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在北站社区党委第一书记何新生看来,这是一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经验。

  2013年,北站社区党支部将城中村创业花园的106名房东聚集起来,成立了深圳第一家出租屋楼长协会。组织引领,楼长协力,居民参与,高空抛物、私搭乱建等一系列问题得到解决。

  10余年来,以党建为引领,北站社区把各类资源统筹起来,发展了楼长协会、志愿者协会等28家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联席会共治机制,社区党委牵头统筹辖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构建党建引领共治体系。2021年6月,北站社区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堡垒聚合作用尤为关键。2019年,中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对社区的工作支持和资源保障,统筹上级部门支持社区的政策,整合资金、资源、项目等,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

  实践中,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已经成为各地各部门夯实社区党组织力量的有效做法。有的地方建立市、区、街道、社区一贯到底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有的地方将各部门支持社区的政策、资金、项目整合起来,由社区党组织统筹使用;有的地方建立社区干部学院,加强专业化培训。目前,全国99.8%的社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的社区达98.7%。

  在深圳,1800多个党群服务中心遍布全市社区、园区、小区,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民生微实事”机制,6年来每个社区每年安排200万元经费,共办成民生实事7万余件……“我们还通过为符合条件的社区党组织书记解决编制身份,开展社区干部培训和创建‘名社区书记工作室’,深化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改革,大大增强社区党员干部的职业荣誉感,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作用。”深圳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强化党组织联建,撬动更多资源解决“老大难”问题

  “找个地方停电动自行车太难了”“又有居民不顾安全隐患把车推进电梯”……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龙翔街道西站社区版筑翠园小区,居民曾经多次就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提意见。但是由于资源有限,西站社区党委书记李自琼一度也很犯愁。

  如何破题?昆明市探索以党建为支点,撬动能利用的一切资源力量解决基层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这给李自琼递来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一方面,西站社区党委通过“大党委”机制,开展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凝聚起社区党员力量。去年6月,西站社区发布召集令,15名“三双”报到党员经过实地走访,对小区空间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新建了一个停车棚。另一方面,街道“党建联盟”与社区“大党委”共同发力,住建、城管、自然资源等部门到社区报到,提供帮扶支持,为版筑翠园小区新增车位150个。

  西站社区解决停车问题,正是昆明市推行街道“党建联盟”和社区“大党委”建设的生动实践。

  昆明市委组织部组织三处处长陈利军介绍,每月中旬,街道和社区党组织收集汇总居民、驻区单位、市场主体需求,形成“需求清单”;通过整理街道“党建联盟”和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资源,形成“资源清单”;通过联席会议把需求和资源进行对接,形成“项目服务清单”。三张清单之下,一些困扰基层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在各地实践中,有的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主导,建立开放性的互联互动纽带,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干部交叉任职、人才结对培养等加强组织共建;有的健全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更好发挥兼职委员及其所在单位共建作用;有的推动行业系统部门主动融入驻地中心任务和党建工作,定期与街道、社区党组织沟通会商,共同解决问题……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激发共建共治共享活力,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记者 赵兵 朱佩娴 程远州 李茂颖)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 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