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应对气候变化,5G 大有可为
首页> 党建频道> 基层党建> 网信党建 > 正文

应对气候变化,5G 大有可为

来源:人民邮电报2022-07-07 17:36

  如果全球继续升温1.5摄氏度会带来怎样的变化?70%~90%的珊瑚礁死亡、特定物种永远消失、海水将淹没更多陆地、洪水与极端天气频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平均气温已经上升约1.1摄氏度,是约12.5万年来的最高水平。

  要减缓这个进程,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有可为。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赋能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在加速节能减排进程、保护全球自然生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G技术与农业、制造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业等重点碳排放行业实现深度融合,有效提升能源与资源利用率,实现高质量生产与碳效率“双提升”。

  5G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强大工具

  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是每个人、每家企业、每个行业高度关注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近三分之一的《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承诺到2030年实现主要气候变化目标,其中大部分致力于实现“碳中和”或净零排放。在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双碳”目标,力争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数字经济首先应该是绿色经济,智能世界也应该是绿色世界。在探索建设一个更加可持续、更绿色未来的过程中,5G技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洞察》联合爱立信发布的《连接和5G让行业脱碳成为可能》报告中显示,移动基础设施是唯一且关键的脱碳推动因素。连接,尤其是5G,让数字化的拓展与迅猛增长成为可能。通过5G网络基础设施实现的宽带蜂窝连接是碳减排工作强大且直接的推动因素。

  5G为什么可以成为使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工具?在高通公司首席可持续发展官Angela Baker看来,5G凭借堪比光纤的速度、超低时延、超大容量和高可靠性,对人与万物智能互联的世界至关重要。5G具备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高可靠的特性。借助5G,终端可以实时连接至云端,助力加速众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全新服务、全新商业模式、全新体验以及实时的信息交换。在这些能力的助力下,5G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强大工具。

  借助强大的网络能力,5G可以帮助企业工厂、物流网络、电力企业和其他机构实现更高效、更自觉、更有目的性的运营,确保这些企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预测显示,通过5G与其他行业高精尖技术进一步融合,到2030年,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有望减少50%以上,让能源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5G不仅仅是新一代移动技术,还是开放的创新平台,将对多个行业产生直接影响。从智能制造和公共交通系统,到支持电动汽车的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使用,再到更高效的物流,5G为这些行业提供了更加绿色高效的连接能力。

  5G技术还在不断演进,在此过程中,5G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赋能作用将更加凸显。数据显示,4G网络的能效是3G的7~10倍,5G网络是4G的20倍,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演进,5G的能效还会进一步成倍提升。基于网络流量不断增长的趋势,需要牵引业务向高制式发展,如果能充分利用5G的高能效优势,就可降低网络的能源消耗。来自华为的数据显示,2019~2021年,杭州5G话务的分流比达20%左右,网络能效提升了3.5倍。

  此外,企业如果能够在自身达成降本增效的同时,利用5G网络打造一条能够达成低碳成果的颠覆性商业途径,可谓实现了“双赢”。比如,融合了5G技术的智能系统数字移动网络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用于实时监控、管理、降低能源与资源消耗。如果能将这些企业的智慧解决方案在行业内深度推广,那么“脱碳”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将在全社会得到体现。

  5G在碳排放“大户”落地应用

  “脱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一环。能源、制造业与交通运输业是目前全球公认的碳排放“大户”。数据表明,能源使用占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制造业每年产生约17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总量的32%。交通运输领域的年排放总量为8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总量的16%。

  毫无疑问,这些碳排放严重的行业如果能够实现“脱碳”,那么将大幅推动人类达成《巴黎协定》中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进程。而5G连接对于这三大行业实现“脱碳”至关重要。

  在能源领域,5G能助建更智能的电网,从而更好地赋能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发电,实现节能提效。5G成为增强网络边缘连接的关键工具,能够允许本地网络与主网络分开工作,协助可再生能源装置实现更为灵活和高效的运行。5G连接的云网凭借其低时延、高可靠的优势,允许企业在靠近能源设备的地点,例如设在沙漠的光伏电站、海上的风力电场,达成智能化管控目标,大幅缩短关键数据与指令的往返传输时间。此外,5G还将赋能下一代智能电网,让其运行更稳健、响应更迅速、容量更充足,有效应对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交通运输领域也是5G发挥节能优势的舞台。蜂窝车联网(C-V2X)将实现车辆、城市基础设施、行人以及云端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增强的自动驾驶能力。蜂窝车联网应用可以控制车辆变道、速度、制动和加速等参数,助力优化交通流量,提高燃油效率,同时减少交通事故,让出行更环保、更安全、更愉悦。数据显示,蜂窝车联网赋能的车道和交通管理系统可减少高达20%的燃油消耗。此外,以5G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还填补了基础设施和车辆之间缺乏协作性创新的空白。5G网络允许车辆制造商、出行服务提供商、驾驶者和公共交通网络等不同元素连接到协调且可持续的交通规划之内,让行业有更多条“脱碳”的途径。

  在制造业中,5G全连接工厂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回收和再利用对制造业的减排影响非常大,预计到2030年可占减排量的近一半。5G生产管理系统和物联网跟踪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借助5G连接改造制造业内网,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搭建企业级工业云平台,实现工厂运行透明化和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制造企业宁德时代通过5G﹢AR大大减少了人员出差乘坐公共交通的次数,每年约1000人次出行的减少可减少碳排放2566吨;5G﹢移动终端平台使移动化办公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全面消除现场纸质单据使用,预计每年节约用纸量相当于少砍伐7516棵成年大树。

  除了碳排放量大的行业,其他行业也能在5G的助力下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农业领域,5G智能互联的无人机可以监测杀虫剂使用情况,然后与专门负责精准喷洒的无人机共享信息,此举预计可让杀虫剂使用量减少50%。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5G提供增强的连接能力,让人们能够在任何地方工作;5G视频会议可实现员工和客户之间沉浸式虚拟协作,减少人们的出行需求和碳足迹……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给全人类提出了一个难题,5G或将为这个难题的破解提供重要技术途径。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5G将成为行业“脱碳”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者、推动者,1.5摄氏度的目标也将在5G的助力下得以实现。(柯文)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