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党的光辉照我心——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创作传唱的故事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党的光辉照我心——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创作传唱的故事

来源:解放军报2022-07-05 10:10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几十年来,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激荡了几代人的心扉。它的歌词质朴感人,旋律优美,表达了人民对党的深情,是流淌在人们心中的经典歌曲和难忘旋律。

  1958年初春的一个夜晚,在那如豆的煤油灯下,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25岁青年矿工姚筱舟写下小诗《唱支山歌给党听》。当时,他可能做梦都不曾想到,这首小诗日后会被谱为歌曲响彻神州,成为亿万大众抒发对党的深情的心曲。

  姚筱舟参加过志愿军,曾亲眼见到一个个共产党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他后来转业到煤矿,成为光荣的新中国建设者,又经常听到老矿工谈起新旧社会的对比和对党的无比感激。这些感触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那天深夜,姚筱舟一口气写下3段小诗:“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能生我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党号召我们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母亲给我一颗心,暴风雨中一孤萍;亿万红心跟着党,乘风破浪齐跃进。”

  随后,他用与焦坪煤矿同音的“蕉萍”为笔名,把诗投寄到《陕西文艺》。很快,诗被发表了。后来,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将其编入《新民歌三百首》。当时正在沈阳当兵的雷锋,看到此诗,非常喜欢,将其抄写在日记本上。“我把党来比母亲”,这正是孤儿雷锋心底的呼唤。他在摘抄时,还对原诗做了“点石成金”的修改:删掉了原诗中后4句,把“母亲只能生我身”改成“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将“党号召我们闹革命”改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这使这首诗主题更加鲜明,更具有音乐的节奏感、更适合谱曲。

  雷锋因公殉职后,全国人民掀起学雷锋热潮。1963年,《前进报》摘录发表《雷锋日记》,这首诗也被当成雷锋的日记发表出来,引起音乐家朱践耳的注意。怀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他决定把这首诗谱曲成歌,以便传唱。

  受这首诗氛围的感染,擅长交响乐创作的朱践耳,特意把这首诗谱成朗朗上口的曲调。他采用山歌风格、A-B-A曲式结构,通过深情-悲怆-激昂的情绪跌宕,深度表达对党的赞颂。

  作曲家的创作,往往寄托了其内心蕴蓄的情感。战争年代里,朱践耳曾加入苏中军区前线剧团,后来在华东军区文工团任乐队队长与指挥。新中国成立后,他被送往苏联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在党的关怀下,他从一个文艺青年成长为音乐大师。《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旋律里,倾注着他对党的满腔感恩之情。

  这首歌的首唱者,是上海歌剧院歌唱演员任桂珍。1963年早春,上海在文化广场召开7000人参加的学雷锋动员大会。就在大会开始前的20分钟,上海歌剧院领导交给任桂珍一项紧急任务,要她立即学会并在大会上献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她接过歌谱,轻声哼唱了几遍,一转身就登台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声刚落,现场便响起春雷炸响般热烈的掌声。

  巧的是,任桂珍与姚筱舟同年出生。她15岁便加入我军战地宣传队。在渡江战役的枪林弹雨中,在抗美援朝炮火燃烧的坑道里,她舍生忘死,为最可爱的人歌唱。1956年,她调入上海歌剧院,对党始终感恩在怀。可以说,任桂珍即兴唱响《唱支山歌给党听》,前期准备不只是20分钟,而是几十年人生经历和丰厚的感情储备。

  当通过广播电台听到任桂珍的歌声时,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玛被吸引住了。她多么想演唱这首歌曲,表达西藏百万翻身农奴的共同心声啊。1963年,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才旦卓玛的名字和这首歌一起通过电台传到千家万户。1965年,这首歌曲作为故事片《雷锋》的插曲,响彻大江南北。

  几十年来,这首歌在大大小小的演出中被人们无数次唱响。2019年,它光荣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这首歌又作为开场合唱亮相。

  为什么《唱支山歌给党听》能经久不息地回响在万众心上?最根本的原因是,它表达了全社会最普遍的思想情感和人民共同的心声,正像著名音乐家柏辽兹所说“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解放军报记者 袁丽萍)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