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丰收的田野是最美的画卷
首页> 党建频道> 要闻 > 正文

丰收的田野是最美的画卷

来源:人民日报2021-09-22 14: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稻菽卷起千层浪。这是希望的田野,这是丰收的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夺取农业丰收具有特殊重要性,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9月23日,农历秋分,我们迎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3年来,丰收节逐渐成风化俗、深入人心,成为亿万农民自己的节日、中华农耕文明的符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窗口。

  丰收画卷——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扛起粮食安全的责任,坚决打好耕地保卫战和种业翻身仗,中国丰收的画卷越来越壮美。

  走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巴音塔拉镇大哈拉村种粮大户张占东的玉米地里,饱满的果实缀满秸秆。“我今年种了200亩玉米,亩产能到1100斤,大丰收呀!”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给粮食丰收创造了制度条件。

  既要疫情防控常态化,又要稳产保供,丰收来之不易。

  “今年春耕期间,找农业帮手的工资、农资成本都涨了。不过,政策好,提高收购价,还给种粮补贴、虫情防控补助,满打满算,我的家庭农场流转的400亩水稻今年增产又增收!”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李春风农场的大田里,水稻泛着金黄,老李告诉记者。

  今年是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第一年,各地下大力气整治“非农化”“非粮化”,复垦撂荒地,千方百计挖掘粮食面积潜力,早稻种植面积增加,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较多,为全年粮食夺取丰收夯实了基础。

  吉林省大安市四棵树乡事必特家庭农场,稻浪翻滚。农场负责人刘旺成说:“受气候影响,水稻插秧比往年延后一些,通过人力物力及时投入,硬是把进度赶了出来。”在吉林全省,今年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250万亩左右。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种植面积超过12.9亿亩,大部地区秋粮作物生育进程正常,土壤墒情适宜,病虫防控到位,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基础好、基本面好。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发力,粮农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

  政策精准“滴灌”,丰收的庄稼拔节生长。

  “今年双季稻种了150亩,收益很好!早稻那会,每亩打1000多斤,湿稻地头价格达到每斤1.05—1.11元,干稻价格达到1.29元。”安徽省庐江县郭河镇的种粮大户王士照说。为推广双季稻种植,庐江县对双季稻种植户每亩补贴较单季稻提高20%,50亩地以上的双季稻种植户,早稻每亩补贴再增加100元。

  一季度,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投入小麦病虫防控资金近30亿元,支持开展病虫统防统治,累计防治面积超过10亿亩次,病虫损失控制在5%以内。进入4月份,化肥、农药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中央财政及时安排200亿元补贴粮食生产。6月初,河南新麦开秤价每斤1.18—1.2元,比去年高8分钱到1毛钱。截至9月1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夏粮6091万吨,同比增加260万吨。

  政策焕发了亿万农民的干劲。目前,秋粮丰收在望,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继续站稳1.3万亿斤台阶。

  丰收成色——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

  “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在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砥砺奋进,农业现代化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丰收的成色越来越足。

  ——从会种地迈向“慧种地”,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在四川省旺苍县黄洋镇太阳村的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粮农崔连中抓住晴好天气抢收稻谷,“90%以上稻田实现机械化操作,1亩地大约1个小时就能收完,还能节约成本500元左右。”

  今年春耕,全国投入春季农业生产的植保无人机超过3万台,“北斗”定位无人驾驶拖拉机及配套精准作业农机具超过2万台套。今年投入“三夏”麦收的联合收割机超过60万台,农机总投入量达到1650万台。目前,我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率均超8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

  机收减损,成了粮食丰收的“隐形英雄”。

  “过去,人工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损伤率要在3%左右,原因就是拐弯处判断不精准,车轮会碾轧小麦。”天津旺达农机服务合作社负责人刘占义介绍,“通过提前测量、设置好相关数据,实现了精准收获,拐弯处小麦损伤率降低到1%。”

  机收减损1个百分点,可挽回25亿斤粮食,相当于新增300万亩面积的产量。今年黄淮海地区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较常年降低约1个百分点。全国夏收降低机收损耗效果显著,机收减损率控制在2%以内。

  ——打好耕地保卫战,打好种业翻身仗,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走进吉林省公主岭市黑林子镇红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125垧玉米挺着粗壮的“腰杆”。合作社理事长苏东红说,这几年,合作社一直采用秸秆还田翻压的种植方式,保水、保肥、保墒的同时,还可以让秸秆腐烂增加黑土层。目前,合作社每年可增加一厘米黑土层,每垧地可增产2000多斤。

  据了解,吉林已有超2800万亩黑土地采取保护性耕作,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3,到2025年力争覆盖70%适宜耕地。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凤春表示,“十四五”期间吉林粮食产量有望再上新台阶,预计年产可达800亿斤。

  目前,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到2022年将建成10亿亩。

  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国粮主要用上中国种,饭碗才能端得稳、端得牢。

  “一粒好种,千粒好粮,这块大田平均亩产高达510.5公斤!”5月,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长卿镇白雀村,上百亩优质小麦“绵麦902”现场测产,这是由市农科院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表现出良好多抗性。

  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丰收动力——

  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动力越来越强劲。

  ——坚持新发展理念,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青贮玉米产量高,收益好,咱这奶牛场直接收购,一亩地就1500多元,今年承包60亩,收入妥妥9万元以上……”在河南省宝丰县石桥镇田庄村,致富带头人杨太河念着他的“绿色经”。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成了乡亲们欢迎的致富路。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化肥减施增效、绿色防控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等绿色生产行动,全国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2020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达到40.6%、40.2%,比2015年提高4个和5个百分点。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走质量兴农之路。

  “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渔、粮渔双赢。”在吉林省双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公司负责人崔晓平介绍:“稻蟹共生种养,既改善了水质条件,又大幅度提高稻谷的质量。”近年来,松原市年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7.2万亩。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近日,广东省封开县长岗镇珍爱农场的销售店各地客户订购电话响个不停。今年,珍爱农场免费提供200多株自己培植的封开油栗种苗给种植户种植,帮助附近20多户农户代销封开油栗。2020年,封开县油栗产量1.677万吨,产值50310万元,带动种植农户1800多户。目前全县油栗种植面积已达到13.25万亩,今年产量预计将达1.8万吨。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围绕农民增收持续发力,上半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8元,实际增长14.1%,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国农民正在奋力推进乡村振兴,阔步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明天。(本报记者 高云才 郁静娴 王 浩)

[ 责编:徐倩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