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乐山师范学院:“四维度一体化”培养卓越教师
首页> 党建频道> 基层党建> 高校党建 > 正文

乐山师范学院:“四维度一体化”培养卓越教师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1-09-10 10:5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罗明礼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乐山师范学院在培养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卓越教师路上不断求索、创新不止。以培养地方需要的卓越教师为目标,探索构建并实践了“模式多元、课程优化、实践强能、多方协同”的“四维度一体化”教师培养新体系。

  坚守师范初心

  心系基础教育

  培养农村合格师资取得亮眼成效

  乐山师范学院自建校以来就致力于探索基础教育需要的农村教师培养改革。1985年,学校为解决农村学校师资不足难题,开启“一专多能”“一人多用”的培养改革,获得首届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1988年,学校实施“校县结合,共育农村合格初中师资”,提升农村中师毕业教师的学历和教学水平。1993年,学校探索出“校县结合、双向育人”模式,培养扎根农村的合格初中师资,该项改革获第二届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培养新时期基础教育的优秀教师

  20世纪90年代,国家以“教师教育”替代“师范教育”,突出“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思路。学校突破传统的师范教育范式,加强与地方基础教育的联系,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环节,每隔一年举办“基础教育论坛”,探索开放式人才培养,开展师范生与在职教师“顶岗支教、置换培训”,“多渠道加强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面向基础教育开放式人才培养”“‘双培计划’人才培养”“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等教师教育改革与实践,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

  培养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卓越教师

  进入新时代,学校聚焦乡村卓越教师培养目标,加大与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幼学校的联系,增设教师教育地方性、校本化、活动类课程,邀请基础教育专家及一线优秀教师走进高校课堂。依据“教康结合培养西部卓越特殊教育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模式下培养西部农村卓越小学教师”“四川农村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培养”“西部地区卓越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培养计划”,开展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改革与实践。

  “四维度一体化”

  强力推动教师教育改革

  探索多元化培养模式

  ——实施“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流”。为提高未来教师培养的整体质量,把好教师培养的入口关,学校探索师范“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流”改革。从2016年起,汉语言文学、英语等专业的师范生在大二开展“二次选拔分流”,培养立志从师任教的中学教师。生物科学专业尝试新生在一学期后遴选就读师范专业。

  ——组建“教坛名师班”,实施精英化培养。为给基础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优质师资,2020年6月,学校成立沫若学院,选拔优秀师范生组建“教坛名师班”,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瞄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培养优秀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管理需要的名师型师资。

  ——探索适宜的专业培养模式。为培养基础教育各学段和各学科教学所需要的卓越教师,各师范专业积极探索自身专业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教师培养模式,如小学教育专业实施专业共同体模式下的“2+X”多科教师培养模式,组建“卓越教师工作坊”到优质基地学校拜师跟学。

  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三融合”课程体系。2015年和2019年先后两次修订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模块叠加的方式,构建了卓越教师培养“三融合”课程体系:即学科专业与教师教育课程融合,通识教育与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融合,专业与职业课程融合。实行教师教育通识课程、学科教学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的多样叠加,全校开出了160余门优质文化素质通识选修课供师范生修读。如小学教育专业在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基础上叠加设置了农村教育课程模块,英语在专业自设模块增设了“教师在线学习、全纳教育理念”等微课程。一门教师教育通识课程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全方位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学校从2014年开始,开展了全方位的师范教育教学改革。推出教学模式方法改革:全校立项284门课程实施教学模式方法改革。开展学业评价改革:改变传统单一的纸笔测验,通过闭卷笔试、开卷笔试、技能考试、综合考试等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设置“课堂教学质量奖”,激励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每两年评选一次“课堂教学质量奖”,奖励总经费100万元。近两届评奖中,教师教育专业类教师共有65人获得奖励。

  强化注重实效的教育实践改革

  ——深化“四四三”实践教育改革。学校推进“四年一贯”实践能力培养;“四层次”即“认知性实践、基础性实践、综合应用性实践和创新创业性实践”有机衔接,分阶段、层次化推进学生技能强化训练;“三结合”一体化,即课内外结合、第一第二课堂结合和校内外结合一体化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开展脱贫攻坚地区扶贫支教。近年来,学校主动投入四川省脱贫攻坚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脱贫,积极组织师范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顶岗支教,全方位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能力。5年来,共向凉山州布拖、雷波、美姑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以及乐山市马边、峨边等边远、民族贫困区县选派支教学生1500余名。学生全程顶岗、全职实践,在师德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为了不影响顶岗支教中小学的教学秩序,学校首次创新性地组织9名高校导师和7名中学相关学科教师,在基础教育一线学校和教育部门对6个学院的27名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现场答辩。

  ——搭建在线教学实践研习平台。“在线教学实践研习平台”以学科知识学习和教学实践能力训练为核心,融训练过程管理和质量检测考核于一体,使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评测更加智能化、便捷化,有效提升了对师范生“试讲试教”从教技能的全面考核。建立“教师教育技能实验实训示范中心”等5个省级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学校还建立了“美姑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有效丰富美姑县在职教师和顶岗支教学生的教学资源。

  健全“两翼—多方”协同培养机制

  ——开展“大学—大学”合作。学校深化师范生协同培养机制改革,建立起“两翼—多方”合力的教师协同培养机制。为提升师范生培养层次,学校与武汉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一方面利用其他大学优质的教师教育资源助力学校师范生培养,一方面为学校师范生进一步专业晋升拓宽发展渠道。近4年来,学校与武汉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42名。

  ——加强UGS三方协同培养。进一步深化“大学(University)—政府部门(Government)—中小幼(School)”三方协同培养机制改革。学校与乐山市、雷波县、布拖县、九寨沟县等教育行政部门签订了教师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在四川博瑞特外国语学校、夹江外国语学校等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通过“基础教育论坛”,与基础教育界联合组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心等,搭建起三方协同培养师范生的合作平台,推动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培养,促进师范生和中小幼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同步提升。师范专业开设与基础教育深度合作的课程,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基础教育一线优秀教师独立授课或者由一线优秀教师与大学教师合作授课。

  改革提质增效

  促进师生成长发展

  师范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教学模式与方法更新、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基础教育一线专家合作授课等课程教学改革显著提升了师范生课程学习效果。师范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强,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率明显提高,分别达95%、40%。师范生在四川省和全国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近5年,参加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18项,位居全省之首。师范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获得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0余项,“挑战杯”获国家奖励一项、省级奖励30项。疫情防控期间,支教学生次尔卓玛到山顶为学生授课的事迹在“学习强国”平台登载。

  师范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4个师范专业获批省级“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4个师范专业获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特殊教育专业获得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特殊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等6个专业为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项目。近4年,师范类专业建成8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4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4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优质课程总数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出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等教师教育类教材9部,发表教师教育类论文7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8篇。

  师资队伍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涌现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师德典型人物,如2018年全国“寻找最美教师”候选人杨济豪、魏欣,2018年度“四川教师风采”候选人汤红娟等。还出现了高仕龙、汪红烨、余菊芬等获得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教师。3名青年教师在第三届四川省教师风采大赛高校教师组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学科教学论教师团队深入实习基地学校巡导,了解基础教育师资培养需求,增添了师范生培养的鲜活教学案例。

  教师教育改革成效得到高度认可

  近5年,学校为基础教育输送了近万名优秀师范毕业生。师范生培养质量受到实践基地学校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得到同行的充分认可。已就业的15名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代表对学校师范生培养予以高度评价。学校培养出一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内外多所高校来校交流教师教育改革实践经验。教师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和成效被多家媒体报道。

  乐山师范学院自建校以来就坚守师范教育的初心,推进教师教育的改革,扎根于乡村、服务于基础教育,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和使命,从职前培养转向职前职后一体化,从学生“毕业即合格”上升为“毕业即优秀”,探索出一条理念清晰、机制有效、内容丰富的教师教育培养之路。(罗明礼)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