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清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大思政课' 我们要善用之” 的要求,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大课堂,推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网络新课堂结合起来,用社会实践的大平台为思政课持续注入活力,用网络空间的新阵地为思政课持续拓展空间,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新人。
一、学好党史理论,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
思政课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载体,而理论知识的充实程度决定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丰富度和深度。一部党史就是一本本鲜活的思政课教科书,就是一堂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思政课内容取自这一本本教科书,也在这一堂堂大思政课中不断创新发展。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组织广大思政课教师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个人自学、集体研学、支部评学、实践检学,坚持用学术讲政治、用党史增信念。
提升思政课的政治高度。广大思政课教师通过读原著、学原文、 悟原理,重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感悟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的奋斗精神,并结合教学实际,召开党史学术研讨会,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研究阐释,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的维度,用立党兴党强党历程中蕴含的宝贵精神价值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做到把政治追求讲鲜明。
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深度。广大思政课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的认识,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课程,把具体的党史事件、生动的党史人物和深邃的革命理论融入教学内容,进行中外纵横对比分析,做到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讲透彻。
开拓思政课的视野宽度。广大思政课教师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从历史长河中审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大贡献,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伟大贡献、对中国人民的伟大贡献、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对世界的伟大贡献,把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百年、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百年融入思政课教学,做到把制度自信讲明白。
二、用好红色资源,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河南省是红色沃土,鄂豫皖苏区经历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活动,“28 年红旗不倒”。大别山区有近百万优秀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燃起河南红色火种的游天洋、“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吉鸿昌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人。这些红色资源为我们挖掘党史学习实践元素,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载体。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坚持把河南省丰富的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推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体验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养、升华思想境界。
做深校外实践教学。依托河南省红色资源,学校在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何家冲干部学院、黄柏山林场等地建立了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组织选派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这些红色土地上的党史纪念馆、博物馆和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等,并根据不同基地内容专题设计实地教学课程大纲,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党的历史,体验人民群众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教学中统一学生思想、凝聚思政课实践教学共识、升华实践教学主题。
做活校内实践教学。学校用好丰富的党史素材和以焦裕禄、杨贵、史来贺等为代表的践行党的宗旨的河南楷模,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历史的深度和厚重见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基础性和学理性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特色与时代特色鲜明的这些特点,组织开展了“尚德杯”主题演讲赛、“鉴史杯” 历史情景剧表演、“明理杯”辩论赛、“筑梦杯”微视频制作大赛。广大思政课教师对活动主题和形式精心设计,让学生大胆讲、努力演、机智辩、用心拍,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使广大青年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更加心向党、热爱党。
做实互动实践教学。学校注重挖掘党史亲历者、党史研究者、道德模范、红色后代等人物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价值。邀请8名抗战老兵现场讲述党的光荣历史,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全国道德模范吴新芬和焦裕禄女儿焦守云等人走进华水,与学生充分互动交流,以典型的事例、真实的故事诠释党的初心和使命,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认识到党的领导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使广大青年学生更加坚定拥护党的领导,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三、传承红色基因,引领好校园文化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发挥共青团、学校社团、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既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又加强对其情感培育,依托学生社团和自治组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提升学习效果,使广大青年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把红色基因沁入心扉。
把党史学习与打造红色社团结合起来。依托大学生MMDX学习研究会、国旗护卫队、华水新铁军等学生社团,开展“习风微语”线上党史学习推送、“华智杯”党史知识竟赛、“国旗下的演讲”、主题团日、“每日拉练”素质晨训等社团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线上到线下,感悟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魅力、科学威力,确保学有所依、思有所源、用有所据、行有所循,传承好红色基因,打造一批引领学生思想的红色社团。
把党史学习与唱响红色经典结合起来。学校坚持把传唱经典红歌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作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有效手段。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学校组织开展了“红色华水——声临其境”配音大赛、“我为我党唱支歌”网络拉歌等活动,在耳熟能详、感人肺腑、昂扬向上的经典红色歌曲传唱中,使学生接受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精神教育,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把党史学习与引领红色梦想结合起来。立足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 学校组织开展了“百年党史青年说”讲党史大赛、“学党史 悟思想”读书分享会等系列活动,并通过挖掘校友中的时代楷模、校史中的奋斗故事等形式,开展了“华水红色人物故事我来讲”活动。其中, 学校首任校长张子林的故事被新华网《党史故事百校讲述》栏目报道, 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党史学习的同时重温校史,进一步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牢筑红色梦想。
四、建强网络平台,拓展思政课教学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也为广大思政课教师用好网络平台、拓展思政课教学形式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构建适应大学生代际特点的网络思政空间,推进思政小课堂同网络新课堂的有机结合,让思政教育在时间上无时不有、空间上无处不在。
坚持价值引领。依托教育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学校搭建了“今豫良言”媒体矩阵,开设了学习专栏、 名师优课、豫人精神等主题栏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别山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搬到网上,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网络空间讲清楚“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为什么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网络成为价值引领的高地,把牢网络空间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注重内容供给。学校搭建集校报(电子校报)、新闻网、微博、微信、QQ空间、B 站、抖音、快手、微视、视频号、今日头条、知乎、指点天下为一体的校园全媒体传播矩阵,开发全省高校首个融媒体工作系统,探索融媒体产品科学分发机制和媒体传播规律,形成“统一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科学评价”的一体化线上生产流程, 建设融媒体“中央厨房”。学校积极推进网络思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媒体推送内容“不穿靴戴帽”,党史学习内容采用青年师生易于接受的表情包、音视频元素,主动融入青年学生话语体系, 尝试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开展网络思政工作,以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青年学生的认同感,站稳网络空间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课堂。
强化舆论引导。学校用技术手段建设全天候舆情监测系统,实时发现、预警负面言论,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和关切、疑惑,及时精准开展相关工作; 组建以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为核心的舆情观察团队,加强日常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做好高校、教育领域典型事件分析研判,为学校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着力点;开发网评员管理系统,组建核心网评员队伍,不断提升网上斗争能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音量,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确保校园网络育人空间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