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谢梦洋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梦想呼唤担当,圆梦需要“状态”。值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完成在即、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历史时刻,广大党员干部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在推动党的事业发展道路上始终保持四个“在状态”,做到思想在线、担当在勇、作风在实、本领在强。
一、探索钻研勤思考,思想要“在状态”
“不在状态”是种思想病,更是懒政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干工作应率先在思想上发力,破除惯性思维、路径依赖,既立足当下,又兼顾长远,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始终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以“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的恒心,消除“小九九”、莫打“小算盘”,转变态度、改进作风,全力以赴,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以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二、强化责任有作为,担当要“在状态”
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素养。面对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不能只发牢骚,唱埋怨歌,甚至小题大做,混淆视听,颠倒黑白,而应直面问题,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做到“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困难不躲避,遇到风险不逃避”,立足岗位职责,把工作当成追求,以敢于担当的勇气、锲而不舍的定力、奋发有为的进取,勇担当、善担当,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磨砺出“豁得出”“做得到”的政治品格。
三、勤奋敬业重实干,作风要“在状态”
良好的工作作风是推进工作的保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一线,既看“门面”和“窗口”,也看“后院”和“角落”,把调研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群众呼声。坚持“指挥协调在一线、督促落实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原则,使得制定策略既有现实性、可操作性,又具针对性、前瞻性,要做“锦上添花”的好事,更要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对涉及百姓民生的大小事,要分门别类制定“施工图”,排出“进度表”,一干到底,以求实之举破题破冰破局。
四、苦练本领善作为,能力要“在状态”
干事创业既要有事必有成的胆魄,更要有创新求变的巧劲。要不断强化“终身学习”意识,勤读书、少应酬,善修身、少浮躁,戒空谈、常思考,苦练内功,把善学善谋与善做善成结合起来,拓宽思路、开阔眼界,补足精神之“钙”,增强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弥补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破除本领恐慌。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应急处突等事业一线,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做到矛盾面前敢抓敢管,难题面前敢闯敢试,风险面前敢作敢为,责任面前不推不让,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危急关头顶得上去。(谢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