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思政战“疫”,科研攻“冠”
——新冠疫情防控中的上海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
作者: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主管 于海阳,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处长 毛建华,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高立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系列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在特殊时期,上海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不忘初心,始终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责任担当精神,在勇担责任、破解国家难题中作贡献、出实绩;自觉增强大局意识,坚定信心、胸怀大局、攻坚克难;锻炼危机处置能力,转危机为契机、化不利为有利,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追卓越、创一流。
任课教师结合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特点,勇于探索和推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探索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线上育人新方式方法;科研工作注重人才培养,科研为民,心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攻关,为战胜新冠疫情助力。
一、线上教学围绕立德树人,活化云端课程思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工作人员放弃春节假期,不分昼夜,奋战在“抗疫”和教学保障的一线;任课教师人人当“主播”,各施己能,竭尽全力准备线上课程,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为了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实质等效,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有必要强化和活化云端的课程思政,为此任课老师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出发,结合课程内容为“战疫”积极赋能。
1.各院老师结合实际进行讲学,助力战“疫”。经济学院尹应凯教授主讲的《金融科技实物》课程,结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以“金融科技助力‘战疫’”为主题,讲授了金融科技在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鼓励大家在家“战疫”、在家学习和科研,增加金融科技知识的储备、关注金融科技抗击疫情的研究,让金融科技为“战疫”积极赋能;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虞国芳主讲的《纪录片创作》课程,从此次武汉疫情中一些典型的舆情案例导入,强调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具有社会预警、安抚民心、引导舆论、上下沟通等重要功能,并教育学生认真关注学习此次抗击疫情报道中的好作品、好故事,不断增强自身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关键时刻;社会学院高树玲博士主讲的《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课程,讲授了社会工作专业在推进疫情防控和心理援助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同学们增加专业知识技能储备、关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一起努力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并在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马克思主义学院丰箫老师主讲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专题研究》和袁晓晶老师主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课程,采用上海大学首创的思政课“项链模式”教学法,利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结合当前全球疫情变化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疫情防控态度的变化为背景,以“回归日常、重视当下”关注“抗疫”大问题为切入点,教育学生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高度,不忘历史,关怀当下,在“抗疫”点滴故事中,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在大疫面前积极乐观,弘扬正能量,充分抒发和展现社会主义自豪感和优越性。
2.抗疫专题讲座,细数制度优势。3月20日,上海大学“抗疫专题讲座”精彩登场。首场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立伟教授开讲。他以“重大疫情治理下的中国制度优势”为题,以历史与现实、中国与西方、当下与未来的大视野,运用理论阐释、事实论证、说理解释的方法,在“云端”为近千名师生讲述了这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大考,所展现出的制度优势,所彰显的伟大奋斗精神,并总结这次重大疫情治理展现了党和政府卓越的领导能力、超强的动员能力、坚决的执行能力,以及彰显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抗疫治理,产业体系完备、基础雄厚经济制度等诸多中国制度优势。
3.以艺战“疫”。由上海大学音乐学院17级硕士研究生王一景主唱,徐倩和欧阳鑫勃等师生空中同创的原创战“疫”歌曲《他是“最平凡”》,用音乐致敬战“疫”一线不平凡的感动,让每一位平凡英雄都可以感受到来自上海大学师生对他们的鼓励和感谢,希望他们永远平安康健。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们以画笔为“枪”,艺术战“疫”,创作了一系列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主题的美术作品。通过“珍重生命、医疗救治、中国精神、科学防护”等表达方式,生动展示了抗疫期间的先进人物事迹、上海援鄂故事等内容,充分体现了美院师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4.外媒发声为祖国“正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的发展,不少国家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中国的帮助和支持,但在海外多地也出现了很多歧视华人甚至亚洲人的歧视性事件,许多西方媒体出现了污名化、妖魔化中国的形象。针对此种情况,上海大学文学院拉美研究中心全球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夏婷婷,于2020年2月21日在秘鲁媒体《共和国报》发表了关于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的文章。通过该文介绍中国抗疫的真实情况,呼吁各国应当停止歧视、共同抗击新冠病毒,为中国“正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工作心系国计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国家科技部号召科研工作者“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上海大学全体师生深受鼓舞,弘扬责任担当精神,胸怀大局、攻坚克难,在勇担重任、破解国家难题中作贡献、出实绩。
1.攻坚克难,用信息化战“疫”。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迅猛扩散,上海大学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万名师生,以最快速度排摸清楚,以最精准数据提供研判,已是当务之急。校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许华虎教授临危受命,承担起信息化战“疫”的重任。在许华虎教授的带领下,身处天南海北的15名师生火速网上集结,打破软件开发常规,通过网上协作开发,采用高速并行迭代,加速推进需求分析、压力测试、数据梳理等一系列工作,团队经过48小时的持续奋战,“上海大学健康之路信息门户”于1月29日正式上线。此外,学校还免费为上海、湖北、浙江、贵州等省市的10多所兄弟院校提供部署和运维服务,覆盖约15万师生。
2.以医者之心,扬工程师之至。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科研团队跨学科跨专业团结协作,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科研攻关之中,以医者之心,扬工程师之至,研究生助力导师自主研发3D打印护目镜、人工智能消毒机器人等医护用品。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将更多的防护用品送到白衣天使们手中,致力于医工结合研究的“80后”研究生导师华子恺远程组建了一支由五名老师、三名研究生组成的上海大学研发团队,夜以继日研发3D打印防护用具护目镜,并第一时间将“爱心镜”送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供门诊医护人员备用。为了能够量产,华子恺团队将模型链接上传到百度云,作为开源信息,供公众免费下载,为有需求又有3D打印设备的医院、企业直接服务。
此外,为了降低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为病人插管、取痰时的感染风险,华子恺团队又研制了一款新的防护工具——负压隔离罩,这款隔离罩可以定向将病人呼出的气体抽出,形成一个相对较好的隔离环境,尽最大可能保护医护人员。目前,这些防护工具已经无偿分配到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华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华山医院等多家医院。
与此同时,在学校终身教授方明伦的带领下,“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中心”部分青年教师及研究生等相关研究人员组成了“高污染危险环境下智能消毒机器人”攻关小组,在不到20天时间内研制出了两款可替代人工进行消毒作业的智能机器人。我校研制的“智能消毒机器人”成为了首台进驻上海龙华医院进行工作的智能机器人,智能消毒机器人每天可持续工作24小时“不知疲倦”地精确往返穿梭于发热门诊大厅、放射科、问诊台等重点区域服务。同时,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师生还研发了宾馆智能运输机器人、智能发药机与智能分拣系统、口罩功能再生装备、医疗废弃物自动化搬运处理装备等多个科研项目,目前所有项目都已投入防疫应用第一线。
3.师生共筑“纳米”消毒防护墙。为了保障疫情期间的校园安全,急需开发一种具有“自我消毒”功能的新型材料,应用于学校公用设施表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董瀚教授带领的ABC Iron & Steel Tech团队攻坚克难,通过多次电话及视频会议,反复商讨确认试验方案,自筹研制经费,短时间内完成了纳米银灭毒剂的研制开发,该喷雾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无毒、零刺激、具备能够持久杀灭病毒的能力。目前,董瀚教授团队通过学校受无锡市卫生局的委托,紧急生产该灭毒剂交予无锡市卫生局,希望纳米银灭毒喷雾能够为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防疫人员提供坚实的保护。
4.研发新动力,续航无人防控系统。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各地防疫工作迅速展开,无人机以及无人小车广泛应用于短途物资配送、消毒液喷洒、广播宣传、布控监测等,极大减少了人员集聚所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为了解决传统无人机锂电池系统工作时间短且充电时间长,防疫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防疫要求中大区块集体作业、定点定时作业等苛刻要求,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汪宏斌教授团队开发了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及小车搭消毒装置,形成了一套以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系统、高续航、高效率的“陆-空”立体无人防控系统。氢燃料电池具有清洁环保、能力密度高、充气快、安全等性能优势,能够满足无人机长时间、高强度作业。目前已经应用于浙江省金华市,为企业复工复产前夕的相关厂区、园区以及多个乡镇街道开展广播宣传和消毒作业,大大节省了防疫期间的用人成本,减少了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
上大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把研究精力投入到和抗击疫情相关的各项攻关任务中去,秉承“协同作业、共克难关”的合作精神,满怀信心投入科研工作中,争一流、创卓越,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国家急需的领域,用实际行动为攻坚疫情保驾护航,不忘初心,直至战役取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