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沂蒙革命根据地如何改善民生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沂蒙革命根据地如何改善民生

来源:学习时报2024-02-23 10:52

  沂蒙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初期创建的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省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鲁中、鲁南、滨海三大战略区的领导机关曾长期驻扎在这一地区。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山东和鲁中南行政区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均驻扎于此,使之成为山东乃至华东解放区的首府,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从1939年7月创立至新中国成立的10年间,沂蒙革命根据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持续探索,为建立起战斗力强大的人民军队、支撑山东抗战局面、支援兄弟根据地、孕育沂蒙精神,均作出了巨大贡献。

  增强政治引领。据《临沂地方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有名的土匪在沂蒙地区就有50股之多,整个沂蒙山区社会混乱,乌烟瘴气,民不聊生。1937年10月,日军入侵山东后,开始对山东军民进行惨无人道的烧杀掠夺。1938年4月,日军连续10天屠洗临沂城,被杀害的群众就达3000多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伪军更是对沂蒙根据地发动了空前残酷的反复大“扫荡”。在内有匪患横行外有日寇入侵的恶劣环境下,沂蒙地区村落凋零、田野荒芜,灾难深重的沂蒙人民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以王尽美、李清漪、刘晓浦等为代表的沂蒙早期共产党员,在沂蒙大地上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我党积极宣传全面抗战的思想主张,在根据地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使广大沂蒙群众明白了革命的道理,看到了翻身解放的希望,对共产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理念、政治品格产生了强烈的认同,自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开展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沂蒙革命根据地建立前,沂蒙人民受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与压迫由来已久,生活极端贫困。抗战前的沂蒙农村,约3.5%的地主占有45.8%的耕地,而70.5%的贫雇农仅占有土地的18.4%。地主除了出租土地、雇佣农工剥削农民之外,还通过放高利贷残酷盘剥贫苦农民,大部分农民辛勤劳作却缺衣少食,生活极度贫困。为使广大沂蒙人民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从1940年开始组织群众广泛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减轻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改善雇农待遇。在很短的时间内,沂蒙根据地就有75%以上的村实行了“双减”,人民群众的生活大大得到了改善。1946年,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沂蒙根据地广泛开展了土地改革,把没收的地主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让沂蒙广大劳苦大众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实现了翻身解放的梦想,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从而从内心深处更加感激拥护党和人民军队,筑牢了沂蒙精神产生和发展的群众根基。

  发展教育事业。在沂蒙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为了让沂蒙人民提高政治、文化水平,沂蒙根据地各级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府大力兴办教育事业。在根据地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项经费普遍开办抗日小学,让穷人的孩子都能够免费读书。竭尽所能兴办中学、师范学校,为根据地建设培育大批人才。在发展正规教育的同时,各级党组织在各村办起夜校、冬学、民校、读报组、识字班等,出现了“村村办学,户户读书”的生动景象。据1941年3月的《大众日报》记载,当时仅鲁中沂蒙区就有冬学600处、学员18462人,识字班225处、学员4500多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群众的思想政治水平,特别是让沂蒙广大妇女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身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翻身解放后的妇女迅速团结起来,成为党组织、妇救会的得力助手,在拥军支前、动员参军、生产劳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涌现出了沂蒙红嫂等先进群体。

  开展卫生防疫。革命战争时期,由于长期处于战争和动乱状态,沂蒙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十分缓慢。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下,沂蒙地区原本就落后的卫生事业更是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私立中医堂铺、西医教会医院、私人医院及诊所有的关闭,有的毁于战火,沂蒙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更趋严重。加之沂蒙地区广大农村传染病不断发生、蔓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沂蒙根据地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在经费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抗日民主政府拨出专项经费,历尽艰难万险从敌占区购买疫苗、药品,千方百计挽救群众生命。据记载,仅1934年至1944年10年间,沂蒙地区的抗日民主政府为预防天花支付的种痘经费就达190多万元(北海币),在滨海区接受种痘的儿童共19万人之多。

  兴修水利工程。沂蒙地区水系发达,沂、沭河分别发源于临沂北部的鲁山和沂山南麓,由于流域多为山丘地带且历史上多无堤防,常常山洪暴发、河道决溢,造成洪涝灾害。特别是位于沂河与汶河交汇处的袁家口子一带,历史上曾多次因洪水暴涨,致使周边村庄尽成泽国,万余亩膏壤被淹没,大量群众流离失所。数百年间,当地士绅名流也曾几经筹划,修筑土堤,但缺乏根治措施,屡修屡决。1941年4月,抗日民主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动用民工65000人,奋战3个月,筑堤5039米,其中石堤308米,水患得以根除。同时,为解决沂、沭河的水患问题,自1947年始,山东省政府就开始制定沂、沭河治理方案,并于当年编制了导沭工程的初步治理方案。1949年4月,第一期导沭工程开工建设。导沭工程分10期完成,共出动民工84.24万人次,累计完成土石方3277万立方米,用工日3233万个,占地35953.7亩,实现了让河水改道的壮举,大幅度减轻了鲁南、苏北地区的洪涝灾害威胁。(王春玲)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