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首页> 党建频道> 学习园地 > 正文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来源:新华日报2022-03-15 09: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夏锦文(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五个必由之路”。其中,第一个“必由之路”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个“必由之路”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的宝贵经验,体现了深沉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历史自信。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在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民族,长期走在世界前列。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和身陷水深火热的人民群众,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辛探索和尝试,但是,无一例外地都走向了失败,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未能挽救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事实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都没有能力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责任,都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要改变中国的命运就必须有先进政党的领导。正当中国人民彷徨之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反复比较,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这就是成立先进政党再由这个先进政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夺取革命胜利,挽救民族危亡。于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带领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行革命谈何容易?当时的中国,经济孱弱、社会封闭、阶层矛盾突出,再加上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军阀的横行,整个国家处在异常复杂的局面之中。如何在错综复杂又异常艰难的局面中夺取革命胜利,便成为我们党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思考,我们党决定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夺取革命胜利。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伊始就秉持这样一种朴素理念:“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全民族抗战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历史和实践证明,无论是在挽救革命前途的最紧急关头,还是在全民族抗战的关键时刻,又或是在同穷凶极恶的敌人进行殊死较量的特殊时期,我们党都紧紧地和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完全为着解放人民、彻底地为人民利益而工作。正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践充分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必然。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任务就可能拖得更久、付出的代价更大,我们的国家更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更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中国人民。在全国全面执政以后,我们党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锤炼,我们党自身不仅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且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无论是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还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看,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是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可以追溯更远。这个重要源头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对社会主义的实现条件、途径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系统阐述。这里蕴含的含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历史必然,而且会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呈现新样态。但这些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有先进政党的领导。对于社会主义中国而言,这个先进政党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保证。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引领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我们党以巨大的勇气明确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982年,党的十二大发出号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过实践探索,我们党初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后,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等不同时期,我们党矢志不移地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一以贯之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事实雄辩地证明,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始终捍卫并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充分说明党的全面领导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具体的,不是空洞、抽象的,必须体现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只有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各领域各方面,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统领各方的地位。党的全面领导首先必须确保党居于核心领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有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他指出:形象地说,这就像“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有所长,一盘大棋分明。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确保党在各级组织、各领域、各层面的全面领导,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轨道前进。

  健全党中央实行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党中央的政令畅通。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让所有重大工作都在党的领导下作顶层设计、总体布局、整体推进。还要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级组织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定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这个本领集中体现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等方面。就把方向而言,党的领导第一位的就是举旗定向。因此,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就谋大局而言,要有“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方法论,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胸襟,善于观大势、谋大事;就定政策而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就促改革而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精神,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寻找创新的切入点,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浓厚的创新氛围,凝聚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 责编:郑芳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